但凡钓鱼人经常碰到这种情况,那就是钓上来的鱼有红色的血斑,嘴巴、腮部、鳞片、鱼鳍、腹部、尾巴等地方均有可能出现红色血斑。这种鱼还能吃吗?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对我们正常钓鱼有什么影响呢?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道说道:
鱼甩籽造成的红色血斑每年的五月份是鱼儿甩籽的季节,尤其是鲤鱼,不分公母专门找那种水草、犄角旮旯钻,互相追逐、打闹,此时磕磕碰碰在所难免,所以鱼儿身上经常撞出血斑。这种情况下出现血斑并不代表鱼不健康,反而证明鱼是正常的,不过作为钓鱼人是不提倡食用哺乳期的鱼儿的。在黑坑垂钓时碰到鱼甩籽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疼的事,此时鱼儿在岸边扎堆追逐,很少到我们布好的窝点进食。此时为了回鱼上岸,建议大家换短竿钓边,哪里有鱼扑棱到哪里钓,连锚带钓,鱼获量往往不错。运输造成的红色血斑鱼被装上车以后,如果路途遥远加上鱼儿密度过高难免会出现缺氧现象,另外因为空间狭窄、鱼儿间相互碰撞,也会导致鱼体出现红色血斑。这些鱼儿被投放到鱼塘以后,不会立即进饵,一般经过至少半天的适应时间身体症状慢慢消失后才开始正常进食。因此缺氧造成鱼儿长血斑时,放鱼后不建议立即下竿。如果单纯的因为碰撞造成的血斑则可以在放鱼后立即下单,这种鱼儿一般开口还是不错的。环境造成的红色血斑有些红色血斑主要是因水质污染、缺氧、氨氮超标等原因导致的,这些环境因素的改变都会让鱼儿感到不适,进而出现应激反应。出现红色血斑是鱼儿发病的前奏或者预示鱼儿已经发病,这种鱼体内细菌较多,最好不要进食。变质水体中的鱼处于生病状态,大家时常会看到一些鱼停在水中一动不动,甚至鱼在水底死后突然漂到水面。这种情况下鱼儿很难开口,建议大家就不要下钩了。寄生虫造成的红色血斑寄生虫也会造成鱼体生出红色血斑,如果我们钓到鱼抓到手里后鳞片下出血,那就很有可能鱼儿体内有寄生虫了。比如锚头鳋,它的雌体会把头部钻入鱼体入吸取营养,造成鱼儿焦虑不安、不喜活动、胃口下降甚至身体瘦弱。不知大家发现过没有,我就发现过浑身长“毛”的鱼,浑身有一层棉絮状物质,那就是典型的“蓑衣病”,就是锚头鳋造成的。这种鱼看上去就瘆人,我想更没人敢食用了吧。寄生虫不仅攻击鱼的体表,还经常寄生在鱼的口腔、腮部,导致鱼儿疲于保命、无心进食,因此在寄生虫较多的水域也是不宜下钩的。写在结尾当然,黑坑反复放钓的回锅鱼也经常有血斑,大部分是因为钓手用力抓鱼、卸鱼造成的,加上黑坑经营者会定期对水质进行维护,这些放养鱼一般情况下开口还是不错的,这一点建议大家和以上几种情况区别对待。君子莲(www.junzilian.com)湘潭网,关注长株潭地区房产、人才招聘、教育、创业、旅游、美食、天气、特产、生活周边信息,欢迎投稿给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