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柳璟兄弟有四人,分家很久了,各有自己的户籍,从来就没闹过案件纠纷(或译:从来就没发生过递状纸打官司的事情)。
2、柳璟的三个哥哥都已去世,共有四个侄子,柳璟死的时候,只有他家产富厚,只有他的儿子年纪幼小。
3、因为四个侄子都贫穷,柳璟就资助每个侄子十千钱,他把这些写在纸上,约定每年都这样给。
4、现在才过去五七年,柳璟的妻子、儿子就违背原来的约定不给钱了,几位侄子在状子里陈述了这件事,想要索取那每年的十千钱。
5、(我派人)去他们族长那里要来了官府出具的证明文书,有一张纸是柳璟亲笔写的。
6、用律法来干预、查察这件事(即依据律法分析), 那母子应接着支付下去,似乎没有理由不接受他们的要求,只是探究当初柳璟给钱的本来心思,是含有深层意思的。
7、从前有一个人,他的儿子幼小,而女婿是成年人,临终的时候,他吩咐这样处理家产:(等他的儿子成人后再分家产),他的女婿分得三分之二,是他儿子的两倍。
8、他的儿子成年后违约了,他的女婿就把状纸递到了官府。
9、那位老人想出办法在死后还保护了儿子,乖崖先生因此见识到他的智慧,于是反过来判案,判他儿子分得家产的三分之二,那位逝者的真正心愿,最终得以实现。
10、刘璟死的时候,儿子还是个婴儿,知道几个侄子都不能担负被托孤的责任,他就用利益诱惑他们,看柳璟遗嘱可以发现,他开始时想到侄子们产业少,就资助他们金钱,最终因为考虑没有父亲的幼儿、没有丈夫的寡妇无人可以依靠,便在遗嘱中写下表示恳切心意的话,还说如果儿子、妻子免于被人欺凌,他将死而无憾。
11、他写到这里,哪是愿意啊。
12、这与前面说的古人要分给女婿多一倍家产的事情,实质上一样,柳璟所考虑的,可以说很深远。
13、几个侄子不能体察其叔叔的本来心意,经过的时间又久了,现在拿着那契约索要酬报,肯定就会是这样的结果。
14、他们不明白柳璟的儿子已长大了很多,柳璟的妻子已经历不少事情能妥当地处世,既然有了顶门立户的倚仗,再把利益送给他人,其结果就如同违背诺言要受责怪。
15、应当效仿乖崖先生的思路处理这件官司,原契约销毁,从今天开始,各家的产业按照以前分到的确定,如有侵占他人家产、欺凌兄弟的事情发生,将给予惩处。
16、”。
君子莲(www.junzilian.com)湘潭网,关注长株潭地区房产、人才招聘、教育、创业、旅游、美食、天气、特产、生活周边信息,欢迎投稿给我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