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由湘潭网整理发布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

提到皮肤衣,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?防晒利器?UPF50+?

▲这年头没有UPF50+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皮肤衣

确实,购物网站的宣传图里,防晒指数总是最显眼。但另一方面,如果你潜水混迹各个户外群,会发现很多户外人认为皮肤衣是鸡肋产品:

皮肤衣真的是被边缘化的户外产物吗?它的来历起源和发展变化到底如何?皮肤衣又有商家宣传的那么防晒吗?

“尴尬”的皮肤衣

作为一个户外服装门类,相比于硬核专业的冲锋衣、羽绒服,皮肤衣似乎没有那么“户外”。

重装徒步你不太会看到,速干衣、软壳硬壳等分层穿衣法并没有为皮肤衣留下位置;露营你不太会看到,半透不透的颜色似乎搭配什么也不够好看;骑行也不会看到,骑行服、压缩衣比起松松垮垮的皮肤衣明显是更优选择……

同样,浆板、攀岩、越野跑等等各个门类的运动都有更为专业的服装可供选择。皮肤衣这样一个万金油角色夹在中间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

相比于这些专门的户外运动,皮肤衣更多出现在景区、轻度户外休闲游以及城市通勤等等相对不那么硬核的户外场景下。

▲ 皮肤衣在城市的出镜率反而远高于户外

可另一方面,正值炎炎夏日,你会越来越多地发现,大街上、地铁中、办公室里,越来越多的都市潮女穿上了各种颜色的皮肤衣。但好像没听说过她们玩户外啊?

如今的皮肤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?

户外皮肤衣怎么来的?

从皮肤衣的起源来看,流传较为广泛的说法是Patagonia首先生产了这种超轻外套,但在国外其实并没有“皮肤衣”这个说法。

打开各大品牌的产品分类,所谓的皮肤衣往往被放在Jackets条目下,和软壳、硬壳等外套类产品放在一起,是一种超轻超薄的外套。

实际上,“皮肤衣”是“皮肤风衣”一词的简化版本。而这两个词就像“冲锋衣”一样,是国内户外圈的创造,薄如蝉翼,就像一层皮肤。

而皮肤风衣这个称呼更加接近它本来的用途,原初的设计理念是作为一种极简超轻的外层衣物。

作为一件户外运动的外套,皮肤衣首先要实现的功能是防风、防泼水和耐剐蹭等典型的户外功能。在复杂多变的野外环境下,太阳对我们造成的威胁相比于风雨来说小巫见大巫。

而且,户外防晒的解决方案其实有很多:防晒霜、户外头巾、宽檐帽……防晒似乎并不是皮肤衣的独门秘籍。

所以,如果把防晒当成皮肤衣的首要功能,实际上是驴唇不对马嘴的。这种认知偏差也是户外圈把皮肤衣鸡当成肋产品的一大原因。

那为什么皮肤衣和相对次要的防晒功能紧紧绑定在一起了呢?

防晒?我想要的是凉快!

要知道这个问题,得先了解市面上的另一类产品——防晒衣。防晒衣并不是户外领域的产物,它是为城市通勤而设计的衣物。

▲防晒衣宽大的袖口并不试营户山野,但在城市中能实现更好的遮挡效果

防晒的需求很好理解,紫外线不仅会让人变黑,还可能导致皮肤疾病。可如果日常穿着衣物所达到的物理防晒效果并不差,为什么要单独再买一件防晒衣呢?

另外,大部分防晒衣是浅色系,还会特意做得透光透明。可按照常识来看,这样岂不是会导致对阳光的遮挡能力减弱吗?

▲色浅、超透是很多防晒衣的特点

其实,想要把UPF值做高很简单,只要用颜色更深的面料、厚度更厚的面料就可以轻松提高UPF值。

但防晒衣要应付的不止有烈日,还有高温,不仅需要拦截紫外线,还要保持身体凉爽。就像阿拉伯地区人们穿着的白色长袍,穿上之后能够在炎热环境为身体降温。

大热夏天穿一件黑色冲锋衣?还没晒黑,先被热死!

如此一来,轻薄、色浅、透气、亲肤等等特点是防晒衣的必备,因为它的使用场景就是夏日高温的城市环境。

要在穿着凉爽的前提下,做到尽可能防晒,尽量高的UPF值,这才是防晒衣的基础逻辑。

皮肤衣和防晒衣“双向奔赴”

巧合的是,